「香港人很聰明,社區參與城市規劃的理念學得很快!」「藍屋愈來愈多居民表示想繼續住,我們不一定會輸給房協的!」「皇后碼頭第一次上立法會,能迫使(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收回撥款申請呢,多了不起!」
2007年,香港政府準備拆遷皇后碼頭,碼頭上多了一群年輕人紮營守衛的身影,其中一人正是來自砂拉越的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允中。
他畢業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主攻都市規劃,在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深造時,開始策動民眾參與城市規劃,首個項目是在台北三重市後竹圍建公園。
自我調侃為「搞事分子」的他,2004年赴港教書後,一直站在捍衛公共空間的最前線,廣泛參與香港都市運動與社區運動。無論保衛天星碼頭或皇后碼頭、推動參與式規劃、抑或「留屋留人」活保育工作的文章,一篇篇發表在香港媒體上。
「我思考香港民主或城市問題時的參考作標不只大馬,還有台灣、中國及美國。」他受訪時舉例,香港示威者說香港警察常用暴力對付示威者,律政師也選擇性加重對示威者或泛民派人士的控告,但他心里很明白,相較於大馬或中國,香港警察及律政司文明斯文多了。
「然而,比較視野不是不改革的藉口。」根據這幾年的觀察,他認為香港是個民主實驗基地,有可能變成一個真正民主及平等之地;也可能在北京嚴控下,政治大陸化而變成另一個中國大陸城市。因此,市民社會變得極重要,也許能避免在經濟整合的趨勢下,不讓民主倒退惡化。
雖然身在異國,但仍每天看網絡新聞及部落格關心大馬時事的陳允中說,大馬在政治海嘯後的民主化進程,比起香港更令人鼓舞。
308大選後,陳允中對大馬政治前景充滿了希望。但香港社區民主運動還有很多深化工作要做,令他遲遲無法對返馬服務的想法有所行動。
他目前在進行香港第一個「留屋留人」活保育工作,要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社區的藍屋社區保育運動,他與同伴已進行了3年,尚需3年才能看到成積。
陳允中赴港發展,純粹是機緣巧合。911恐襲事件發生後,美國在布什總統的反恐政策下,排外情緒高昂,當時他只想立刻離開美國,到亞洲任何城市都行。「香港剛好有個職缺,就去申請,被錄取後就到香港了。」
來到後才發現香港很有趣,學術上不但是做中國研究的基地,更是一個在巨人(北京)腳下試圖民主化的大都市。那里有學術自由,社會生活又有挑戰性,他就留下來了。
他來自大馬,他為了捍衛香港人的集體記憶,正在努力。
资料来源:同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