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大馬華人 揚威世界-中國篇



一些大馬華商如黃漢良(左)在中國生意上軌道後,改以「遙控」方式掌管事業,
並無長期鎮守當地。開齋節期間,他與中國駐馬大使劉健相見歡。


中國是我國老一輩華人永遠的鄉愁。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無論是基於情意結抑或「瞄準」中國的遠景,大馬華商湧入祖籍地經商,形成一股歷久不衰的風潮。隨著中國崛起,加上近年來陸續開放多重行業,這股風潮更有愈演愈熾的趨勢,除了經商注資外,也多了專業人士的蹤跡。

可以肯定的是,在高度競爭的今時今日,大馬華人「搶灘」中國,已不只是簡單的情意結而已。

情牽故鄉,義投巨資

1979年,來自八打靈再也的賴錦仁被百事可樂公司派到中國時,那裡連一家百事可樂廠都沒有。16年後他退休時,13間工廠已林立在各縣市了。

設廠,是當時身為百事中國區域副總裁的賴錦仁的職責。那時中國初步提出改革開放,設廠過程一波三折,遊說各縣市政府,也成了不簡單的任務,往往需時2、3年,才能成功開設一家廠。

而且一開始時,賴錦仁的工作根本就不是在中國賣百事可樂。在那個年代,中國沒有外匯,每每需要先幫中國的經銷商賺取足夠的美元來購買百事可樂的濃縮劑。

他坦言,開一家廠真的非常辛苦。「在深圳,我們還能把百事可樂出口到香港,來賺外匯;但在成都,就得幫忙出口絲綢;福建則幫忙出口磨菇來為當地經銷商賺取美元,以便他們能購買百事可樂的濃縮劑。這樣的對消貿易一直持續大約7年後,中國經濟變強,才不再需要美元來進行對外交易。」

隨著百事可樂建廠的「路線」,賴錦仁在中國四處遷移,從福建、廣東等地移往北京,最終落戶上海。如今,他已在上海定居14年,1996年成立上海馬來西亞聯誼會,被在上海的大馬人暱稱他與太太為Pakcik(伯父)、Makcik(伯母)。

摸著石頭過大河

除了被派駐中國的「高層級專才」,還有另一種是馬中兩邊跑的大馬「老闆級」華商。馬中友好關係協會總財政拿督黃漢良,自1980年代起就因紡織品生意而與中國有所接觸,1992年正式注資中國。

「那個時代的大馬華商,可以簡單歸納成是一種情意結,都是親戚朋友在家鄉,跑去投資,有的成功,有的則否。」那時,中國政府對外資的要求較低,一千幾百萬元的小資本,都無任歡迎。

在中國開辦國際學校和從事房地產生意的黃漢良坦言,投資初時,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也曾遇到資金被捲走、管理不當等問題,但幸好最終都得以圓滿解決。

在眾多產業中,黃漢良認為最好管、最容易控制及最賺錢的,是房地產。其得意之作是在貴州興建的商業大廈──投資2億人民幣,如今市值4至5億。

「房地產就是掌握其趨勢,上下有時間,是波浪式的,政府政策出來後,可能會影響銷售,但不久走勢就會上漲。」

黃漢良看的是大方向,中國幾十年來並無大舉興建房屋,解放前的多是百年老屋,需要維修,而且中國人傳統觀念是「住」最重要,自己要、還要為孩子買一套,所以房子一直供不應求,價錢下不來。

當年他建的房子有其特色,譬如在成都的工程,最早做電梯,住宅下建停車場。「以前中國8樓、7樓都用樓梯走路,我們建的在8樓就用電梯;現在中國的車沒地方擺,這兩項可說是超前的。」

賺快錢不切實際

黃漢良正色說,在中國最怕是跑捷徑、要賺快錢,這不切實際。「基本上中國人都是法治的,在中國投資那麼久,過年過節送一些禮是正常,但沒遇過要錢或要紅包的。」

「中國人說『人的因素』,大馬華人在中國發展,若找對項目、用對人,肯定回酬是一片光明。」

資料來源: 同下

没有评论: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