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佛誕之啟示與省思





转载自《东方日报》
作者:古元佑
日期:2010年5月24日


每逢感恩的5月,除了不忘(父)母親養育之恩外,還有佛教徒最為重視的「衛塞節」(Vesakhapuja),又名「浴佛節」。紀念佛陀的聖誕是感悟慧命成長,「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佛不是宇宙人生的創造者,也不是為福為禍的主宰者;而是一個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者,同時說了許多教人覺悟的法則,即所謂佛法。「覺有情」是佛教真正的目的。佛陀如大良醫,興運大慈大悲,以自覺去遍覺一切有情。

早在1950及1954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分別於錫蘭首都哥倫坡及緬甸仰光召開大會議決:每年五月月圓日,這個殊勝的日子里,我們共同憶念佛陀的誕生、正覺及涅槃。後者更訂定每年此時為「世界佛陀日(Buddha Day)」以此啟示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智慧光輝照耀有情;並藉此發揚佛陀慈悲平等之教義,宣導世界和平。

今2010年也是釋迦牟尼佛2554年誕辰。馬佛總訂定的衛塞節主題為「正知正見,共建和諧」。宗教不同並不矛盾,反而可藉由觀摩來思考彼此殊勝之處,讓人們感受更多的人生經驗與生命的知識。

惟有懂得協調、包容,必會發現「一半一半」(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真美好。....宗教帶頭示範解決問題與表達不滿,必須透過交流接觸(互動)進而達致全面性的文化交流,乃至透過國家立法機關之管道。理念愈清楚,包容也就愈大,這才是所謂的真民主、真自由、真平等。

自漢唐以來,佛誕已流傳為民間節日。其意義在於追思佛陀偉大風範之外,並藉浴佛儀式,洗滌人們身心(煩惱妄心);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為業,讓佛光永照人間。

星雲大師叮嚀:「信佛教者,如果心中有佛,眼見、耳聞、心想都是佛的境界、佛的慈悲言行。懂得開發心中寶藏者,是富有的人。」

即便我們無法達到圓滿無礙,惟要有一顆尋求圓滿的心。藉此佛誕佳節,以「佛法的導航,生命的圓成」與諸位善信互勉之!

從猶太人看認同



转载自《东方日报。東方文薈》
作者:鄭庭河
日期:2010年5越23日

人類是群居動物,不能獨自生存。從原始人的時代開始,由認同而衍生的我群意識早就存在。早期的認同標準或許比較單純,即以血緣為主,但隨著社會的複雜化,標準就越來越抽像,以至連神話也足以是一種根據(即依信仰為認同標準),如「女媧傳說」、「炎黃傳說」、「宙斯傳說」,以及一些宗教所諭告的,如「上帝的選民」、「亞當的子孫」、「梵天的派生物」等。

認同有助於凝集、鞏固一群體,這對個體和民族的生存及繁衍都非常重要。作為一個相對弱小、分散的族群,猶太人何以能夠在幾千年的被征服和管制過程中,一直維持其民族地位,就和活躍的認同意識息息相關。無論如何,根據歷史記載,被異族同化的猶太人並不少,包括許多知識分子,都寧可放棄猶太教而轉信他教,以融入主流群體——如馬克思的律師父親,就部分基於事業考量而改信路德宗。

然而,令人側目或欽佩的是,世界各地總會有一批猶太中堅份子,死守著猶太傳統,不論落腳何處,都致力於保存及恢復它,尤其是小心翼翼地守護其宗教聖典(如《聖經》和《塔木德》),並致力推行經典教育、培養經典闡釋專才(拉比,Rabbi)。

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就算已喪失了希伯來母語,卻仍能用其他語言來記憶和理解傳統,乃至進一步闡發和宣揚之。近代以來就有許多應用德語或英語研究猶太神學,而成就輝煌的神學家,如科恩、布伯和羅森茨威格等。就算非神學家者,在各人文領域發光發熱的猶太裔學者,多少亦會把自身的傳統有意或無意地傳達出來(如塗爾干)。

其實早在公元前的希臘化時代,斐洛(Philo)就是使用希臘語的猶太神學家,而中世紀時期身處伊斯蘭帝國的猶太裔學者,則普遍使用阿拉伯語,如邁蒙尼德(Maimonides)。猶太裔知識分子能應用主流的知識語言來闡發傳統,的確是非常高超的本領。這不但能維護、延續傳統,也能讓傳統跨出本族範圍而融入更廣大的文明語境,甚至發揮一定的話語影響。

比如確立了一些極為關鍵的西方神學概念的斐洛,便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他所建構的概念,包括「神超出於世界之上」、「邏各斯作為神與人的中介」、「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靈魂永生」等,都被基督教神學界所借鑒。

不屈不撓地鑽研傳統

無論如何,即使因作為少數族群的地位,導致猶太人不得不主動融入主流社群,乃至同化於其中,但或許是由於文化中堅份子們殉教式的信念和使命感,以及不屈不撓的文化承傳工作,因而猶太身份一直都是一種活躍的「參照因素」。這加上猶太人經常被歧視、指控、排斥,所以就算本身不情願,猶太身份還是一直被突出、被強調、被課題化。

從中世紀到20世紀中期,歐洲的猶太人,即便努力融入主流社會,但除了長久被限居在猶太人區(ghetto),不得享有同等公民待遇之外,最終更是有600萬人慘遭納粹暴政屠殺。相對而言,中國的猶太人何以多數會被同化?除了因人數極少之外,是否也和中國社會和文化對其他人的相對寬容相干?

且不論一般猶太人的認同意識多少是出於自願,還是被逼的,唯仍不能否認的是:其文化中堅份子們的文化承傳事業,的確是一幅高揚的旗幟、一把嘹亮的號角,以至當今許多已很世俗化的猶太人,多少仍會有一點猶太意識。

在以色列,高度的文化認同感,甚至還令早已「作古」的希伯來語,在許多專家學者和政府的努力下「鹹魚翻身」,變成活生生的國語。

很多二戰後移居以色列的猶太人,母語根本就不是希伯來語,但卻不影響他們認同這足以代表其文化正統的「新」語言。能讓一本已死亡的語言復生,乃反人類文化演進之大潮的,這恐怕也只有「頑固」的猶太人才能辦得到(印尼和新加坡華人或也可從中反思一下)。

摸索認同的多元內涵

其實,由於許多世代的散居各地,今天所謂的猶太人,早已無所謂「純正」血統,所以包括在以色列,各種膚色的猶太人都有。有些自認為猶太人者,其實更是因為信仰猶太教的緣故。比如印度東北和緬甸的Mizo人,雖血緣上更偏向藏族,卻因後來改信猶太教(原本多為基督教徒,更早前則屬萬物有靈信仰者),乃至相信本身是古以色列Manasseh部落之後代,所以不少人如今已「回歸祖國」以色列。

這情形就好像一些血統上應該和華夏人沒什麼直接關係的華南人,也會很光榮地自稱「炎黃子孫」那樣。雖不能否認華南各籍貫族群均有祖先從中原移民南來的歷史,但若說其人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沒混有「南蠻」血統,則很難相信。

不管怎樣,認同本來就是一種主觀的選擇和建構,猶太人也好、漢人也好、「唐人」也好,只要當事者高興,外人的確沒理由拿其血統成分來潑冷水,質疑、嘲諷其「正當性」。

所以不論是「上帝的選民」、「亞當子孫」、「炎黃子孫」、「Anglo-Saxon」、「American」或「French」,都可以是基於文化傾向、文明道統的我群本質主義姿態。只要其不是擺明歧視、排擠,乃至威脅他者,比如德國納粹黨的「Aryans」,或美國三K黨版本的白人認同,則都有其存在的權利。

另外,作為獨立自主的現代人,我不覺得這些認同選擇的可能重疊、交叉、交替、競爭或混合有什麼問題。猶如今天的猶太人,不是每個都是文化同質、同派的,有的屬原教旨主義派(如哈西德派〔Hasidic〕),有的屬保守派,有的屬改革派,有的傾向社會主義(如基布茲集體社區〔Kibbutz〕運動者),有的很世俗化,也有的未必信仰猶太教(如美國所謂的「Jubu」:猶太裔佛教徒),甚至是無神論者。猶太人對本身的認同內質亦在摸索、權衡、爭論、磨合、調適的當兒,內部的多元化則早已是常態。

從猶太人的例子來看,可總結的教訓是:認同是可以延綿不斷、散落回歸,亦可以被悉心重建,同時又多元並存的。猶太人保存傳統的決心和毅力令人驚歎,尤其是把屬於民族傳統核心的經典教育和研究辦得很認真、很精湛。但他們也積極參與鑄造現代性,眾所周知,猶太精英對西方現代性的開拓和圓成,不論是於思想、藝術、工商或科技領域,都貢獻良多。

是以:一個能夠堅持、自重、反省和創造的民族,即使是命途多舛,其認同的價值和相干性,是不會被時代所淘汰或碾碎的。

以假乱真的NLP高手



通过精心炮制一套理论,加上适当的包装,设法表演出来让人相信,就没有人去检验真真假假,假的就变成真理,而且还深信不疑,成为“信徒”,这是NLP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最高境界了。

神医被抓后,还是陆续有人上当,最近报纸再次报导。

另外,当友人看到《星洲日报》副刊有关雷久南博士的健康问答,尤其是周二(26/5/2010)的,她差点要昏倒了,某些内容简直可以用荒唐来形容。

然而,对普通百姓来说,关键在于“信”字,科学不科学,根本不重要。

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自行检查到底是否真实,唯有依赖基本的观察能力来判断。

结果,被误导了、欺骗了,还自以为得到宝。

看来,大马人真的很容易被欺骗,尤其是在医药保健领域。

NLP的POWER真厉害。大马政客不妨花点时间、做点“投资”向这些行家多多请教。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今有戏言: 戏说“稿费”行情



转载自《南洋商报。南言》
作者:马汉
日期:2010年5月12日

5月5日在《言论》版见到陈俊安君所写的<稿费血泪史>,单只这个题目就足以令人感到触目惊心了。“稿费”而有“血泪史”可记,必须有其辛酸苦辣可以大书特书也。老夫忝为“卖文族”的成员,立刻捧而读之,看看是否能与作者共鸣焉。

陈俊安君不是个等闲之辈,单单对中国与日本文人的际遇以及稿费资料就已经显示出不简单之至了。当然,他对我国华文报刊的稿费“行情”也是了若指掌的。

不过,从文章中获知陈君70年代末在吉隆坡生活时,曾经投稿到各家报章,晓得当时的行情是千字15令吉,800字的专栏也只有30至50令吉。可见陈君的“稿龄”不过30余年,不似时下的古稀乐龄文人,在50年代赚过千字3至5令吉,最高7令吉以及一首短诗只有50仙稿酬。

在下自50年代末期便依靠稿费半工半读,因此对50年来的稿费行情简直是了若指掌。不过,以当时的币值及报刊的行销数量和时下相比,当时也不算凄凉,还沾不上“血泪”的经历。

稿费与销量正比

五六十年代,我们这批“青年作者”还在念高、初中,稿费大致上是千字3至5令吉,其中两家华文日报通常是发千字5令吉,也有发至千字7令吉。《蕉风》与《学生周报》发给我的稿费(青年作者)都是千字10令吉,算是很高了。

当时的华文日报和晚报,副刊很多,作者除了特约的作家外,全是本地写作人,其中又以青年作家最多,因此只要勤劳写作,每个月要赚取百或八十令吉,并不是难事。

当年一只鸡腿五毛钱,白米饭一碗二毛,七十仙可以饱食一餐。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每月稿费能有一百或八九十元,是足够支付生活所需及学杂费的。刻下仍在写作的古稀老文人之中,百分之九十都有这个经历。

当时一份日报只售两毛钱,刻下则为1令吉30仙,涨幅是六倍。当时吃一顿海南鸡饭七毛钱,刻下至少要3令吉;咖啡乌当年是11仙,刻下是1令吉或1令吉10仙。从币值来看,当年发千字5元稿费,刻下发千字30元,那是符合币值的。

当时最畅销的华文日报只有五六万份,刻下最畅销的已有40万份,一般的也有10万份上下,若以6万份与40万份计算,已增加了七倍,当年千字5令吉,刻下应该付出至少35令吉才合理。事实上,时下日销40万份的报章,正发出千字40令吉,甚至还有更高的稿费,并没有亏待文人。

跨国作家稿费惊人

我不清楚顾城的稿费收入低微是哪个年代,想必是中国建国初期吧,刻下中国作家稿费不低,单单著作版权费都有书价的10%至15%,而且书一出版就付现,不必等第二年才结账。拙著《阿方奋学记》在浙江出版,出版社言明初版印6千本,版税10%,出版后一个月内,版税已汇入马来亚银行上海分行,进入我的户头了。

至于二月河、余秋雨等十多位名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和杨红缨,几年来每年都高踞百万收入的榜上。

香港的金庸自然不在话下,倪匡与蔡澜的稿费听说是一字一元,就不晓得是一元港币还是美元。不过香港几份畅销杂志、周刊,确实是发一字一元的稿费。

信手拈来: 稿费血泪史


转载自《南洋商报。南言》
作者:陈俊安
日期:2010年5月5日

中国赵元三的文章“优质优价”,读来感慨万千。赵的文章谈是关于中国的稿费情况。他尖锐地指出中国大陆已经搞了30年的“市场经济”,但稿费之低,仍然由“版权局”定价,属于“计划经济”,根本无法跟市场的“优质优价”挂钩!

正巧网络上有篇“舒婷谈顾城”的文字,也提到诗人顾城穷困潦倒的境况“他的稿费非常少,都是五块、三块、七块的”!在美国时,顾城稍微宽裕了,妻子谢烨花了1.99元美金为孩子买了个小青蛙玩具,顾城就生气了半天。生活的窘迫,造成他在国外生活时,不敢乱花钱、病态节俭的性格,这导致他与妻子之间的摩擦,读来令人辛酸。

文章贱、文人贱,并非中国独有。

日本十九世纪天才诗人石川啄木生活贫困潦倒,27岁就死于肺结核。他留下的诗句就是他那一代文人的写照:“劳动再劳动,我的生活没有,变为宽裕,黯然看着自己的手”!贫病交迫的并非只有石川啄木,芥川龙之介写作至精神崩溃,小林多喜二干过多种劳动,以赚取生活所需。然而到了现代,国家经济好了,作家也相应得到合理的报酬,稿费高了,生活也宽裕了,甚至可以产生夺取两座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川端康成、大江城三郎!

倒在血泊中的笔耕者

同样的十九世纪。美国的奥亨利生活困顿,人所皆知。英国的杰克伦敦,甚至在贫民窟里窝过。俄国的杜斯朵也夫斯基,甚至被出版商禁锢,“逼稿成篇”。台湾的乡土作家钟理和,更被形容为“倒在血泊中的笔耕者”——吐血而殁,因为家穷,妻子甚至要去冒险盗取林木以谋生!

可是到了现代,经济发展了、繁荣了,他们的国家,也都养得起卖文维生的专业作家。文章贱、文人贱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还了。

我们新、马的情况又如何呢?

七十年代末,我在吉隆坡生活时,投稿到各家报章,稿费大约是千字马币15元,800字的专栏文章也不过一篇马币30到50元。现在大概是千字马币30元,除非是特约作者,不然休想拿高稿酬。1978年“大马作协”成立,几乎每年开会员大会,都有通过议案呼吁:“各报章提高稿费”,但报章主管只当耳边风!新加坡的情况呢?会比马国好一些吧!至少我拿过千字70元新币的稿费,折算成马币有170元了!哇——哇,马国的投稿者恐怕要流口水了。
根据赵的文章透露,中国青年作家韩寒办了刊物《合唱团》,付稿费千字人民币2000元!哇哇——口水已经流了一滩了。

马来西亚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但新加坡在东协10国里,算是是自由经济体了吧?市场经济也走了不止30年了,挤进了先进国行列。目前所付给的稿酬算是符合市场经济的“优质优价”原则,符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吧——这一点,可要请教新加坡的报章的主管,或者各文学组织的领导人,给我们解惑,也给我们“一个说法”了。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焦点论衡: 李孝式文物的悲剧












坐落在敦李孝式的新《大众书局》



转载自《南洋商报。言论版。南言》
作者:麦翔
日期:2010年5月13日

李孝式的文物共144纸箱18万件流落到新加坡去,引起一阵涟漪。李孝式是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堂皇的国家博物馆难道没有他藏身之处?


李孝式是马华、联盟、独立元勋,与东姑同一战线的“战友”;东姑有专门为他而设的东姑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局都藏有他的文物与历史,而华裔却要另寻找寄身处。呜呼!这不得不又一次唤起“寄居”的隐痛。

华社的反应与通讯文物部长的反应截然不同,说明单元与多元的隔阂阻塞着国家决策人以及国家学术精英的主要神经,直至它的末梢。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院长王赓武透露,经7年的争取才获得这批原始史料,如获至宝。年事已高的李氏后嗣感谢研究院,解决了先辈事迹何处去的心头石;可是,华社的心情是沉重的。

一手资料助还原事实真相

对李氏后嗣来说,也许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既然眼下在李孝式曾经叱咤风云的舞台上粉墨登场的当局情有另钟,与其让其淹没,寄托给知所珍惜的邻居,也许终有一日,可以破镜重圆,回归原生地。陈祯禄两栋在马六甲的“祖屋”寄托给新加坡有关方面,已开了先例。

说怪不怪,已经过去的历史有何用?有些人视历史如敝屣。但有些人却害怕历史,害怕历史真相,因为“活化”的历史能说话。王赓武院长指出,这批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还原许多已被扭曲的事实真相”。

事实是,今天学术界“国家史”之类的大块头著作,独立半个世纪以来,陆续出版,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反观族群史以及综合各族群史而成的多元史,稀少到不成比例。已出版的族群史中,很大一部分是区域性的或局部性的,有些还停留在独立前的阶段,或局限于“牛角尖”课题,追不上时代。这都是不重视历史的结果。

政府学校的历史课本也一面倒,伊斯兰教史和马六甲王朝以降的历史,篇幅占了很大比例,不说青少年不知蒋介石、毛泽东是何许人,连林连玉、沈慕羽也一片空白。单元历史灌输单元历史知识,华社新生代与父母的代沟越拉越大,岌岌乎成了无根的浮萍。今日的“流”茫茫然失去了“源”,单元历史与单元教育祸害无穷。

海南会馆编撰《朱运兴评传》

说来我们这一辈人也有责任。比如,我们历史悠久的研究机构唯一一所的华社研究中心(华研);这个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与15华团、文化宣言、人权宣言等一起诞生。我们得感激林晃昇及他的一大群战友。在70年代复兴运动的基础上,林晃昇放眼华社未来在多元平台上的出路,而高瞻远瞩的铺下社会的和研究的基石。30年的变迁,打乱了跟进的步伐,令人唏嘘。今天要接续这个纽带,不是不可能,关键在华社。

如何接续呢?就说华研,有如弃婴,局促于雪华堂一个小角落,人力、物力、资力,自叹不如,要发展确实有心无力。其他华社办的大专学院研究机构,也好不了多少;另外,这些“先天不足”的学术机构,视角不够开阔,联系社会现实不足,很少进行如西方学术机构那样向社群普及化的工作。与别人对比,一个像营养不良的小孩,一个是走路虎虎有风的壮汉。如何提升和发展?千头万绪,但决心和重视是第一条。

重视始自这样一个前提:今天包含昨天与明天,什么意思?“中转站”也,即继往开来。昨天的人已作古,唯一继往开来的杠杆掌握在今天活着的人;他们不重视昨天,确然地未能恰当的自处今天,未来也会失落,“流”可能背叛“源”。自己不愿背叛,也会受别人所扼杀。在多元国家里,今人的任务还是那条:自力更生与争取,建设与维护相辅并行,自强不息。朱运兴文物交给了海南会馆,后者编撰出版了《朱运兴评传》,虽说单打独斗,不失为自力更生的榜样。

相关新闻、评论:
陳慧嬌‧失敗者的歸因
李孝式史料捐外國機構‧新聞部不追討
羅正文‧悲這片瘠薄的學術研究土地
悲,建國元勛史料流落他鄉
新加坡‧長子李劍橋移交18萬頁史料‧李孝式私人書信落戶東研院
名医潜水断魂 林建寿次子溺毙丰盛港


敦李孝式英文名字Tun H.S.Lee,在大马首都吉隆坡著名茨厂街附近,有一条路以他的英文名字命名:Jalan Tun HS Lee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中醫教育新挑戰


转载自《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葉毅宏
日期:2010年4月30日

馬來西亞中醫學院新學年終於開課了,很高興看到這一屆的新生不但在人數上有顯著增加,而且在學歷和資歷方面都有一屆比一屆提昇的現象。這對於大馬中醫界的未來是可喜可賀的事。

大馬中醫教育目前正朝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其特點分別是:一、年輕化:近幾屆中醫學院的學生入學年齡大部份在17至20歲左右,未來5年後,將有一批有朝氣的年輕中醫師畢業,帶著他們的熱情投身醫藥界。二、高學歷:隨著近來中醫學院積極開辦碩士、博士研究生等再教育課程,本土已經出現許多“大馬製造”的中醫碩士和中醫博士,這些高學歷的碩士和博士們無疑將提昇大馬中醫水平。三、專業化:人民對中醫中藥的信心和支持,已經促使國內的中醫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不過,大馬中醫教育也同時擁有隱憂。因為,一旦傳統醫藥法令在國會獲得通過,國內所有民辦中醫教育機構今後須獲得高教部MQA評估認證後才能辦學,這對國內中醫學院來說無疑是一項艱巨的新挑戰。

中醫教育的興衰關係著大馬廣大人民未來的健康福祉,我衷心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加強與本地中醫學院合作,一起面對克服這一次的MQA挑戰,甚至祝願有朝一日,大馬能夠開辦本身的中醫藥大學。

2010年5月8日星期六

勿公開個人資料照片‧網上交友須自我保護

转载自《星洲日报。乡音-马六甲》
日期:2010年5月9日

社交網站用戶受促加強自我保護,避免本身姓名、資料、照片被他人冒用,影響自己名譽之餘,還可能會無故涉及罪案。
在科技網絡發達的時代,社交網站已成為許多人的玩意兒,從中結交朋友或尋找商機,卻也有人利用他人身分開設戶頭,在於欺騙或為發泄對某人的不滿,而中傷對方。

遭冒名毀謗採法律行動

近日在馬六甲,就有一名面子書(Facebook)用戶,相信是不滿長輩的做事方法,於是以對方名字申請戶頭,還貼上對方人頭照,在“自我簡介”一欄中形容自己是“基佬”(同性戀者)、喜歡搖腳喝咖啡等難聽的話,分明已貶低當事人。

經過查證,當事人本身(姑隱其名)並不知道有此事,因為向來沒有接觸社交網站,對於這樣的惡作劇,因已涉及詆毀,事主或許會採取法律行動。

當事人認為,名字在網站上被冒用乃相當平常的事,是因為開設一個戶頭的條件太簡單,希望網站管理員能加強措施,嚴格審核申請者是否就是事主本人,不應隨便批准。

謝振偉:冒名行騙可控刑事罪   勿“濫交”保安全

甲謝振偉律師受詢時表示,像上述例子足以構成誹謗罪,若有關用戶冒用他人名字去行騙、賺錢,則是刑事罪。

也是面子書用戶的謝律師認為,使用社交網站要把被冒用身份的風險降至最低,就是不要“濫交”。

他以本身為例,面子書上所交的朋友都是認識的,對於可能見過一兩次面,對方就發出交友邀請的,他會先進一步瞭解對方的朋友及背景,才決定是否同意結為朋友。

遭冒名可向網站管理員投訴

“我的一個朋友就曾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名友人的好朋友以其名義申請另一個戶頭,再把當事人原有的朋友名單加為朋友,也另外把‘朋友的友人’名字統統列為朋友,後來被我的友人發現了,於是通報及向網站管理員投訴,由管理員刪除這冒名戶頭。”

私隱物勿放社交網

謝振偉說,身份被冒用者可採用此辦法解決問題,但這也需要一些時間。

此外,他表示,用戶的資料也應避免完全開放,尤其是照片及住址更要小心,屬於私隱的東西不要放到社交網上,才不會讓別有居心者有機可趁。

歐天祥:保密戶口密碼 減低資料遭盜用風險

另一名面子書用戶歐天祥覺得,冒用他人身分開設戶頭來中傷或貶低他人者是心理有問題,思想不成熟,這些人心中有不滿卻不敢坦然面對,反而在背後有小動作,是很不可為的。

“比如有一些人會把俊男美女的照片當作是自己的照片,希望這樣子可交更多朋友,這可能是缺乏自信所致。我有一些朋友就是這個樣子。”

他說,使用社交網站,最重要的是自己保護自己,即使是男女朋友,戶口密碼也不應該讓對方知道,把本身資料可能會被盜用的機率減至最低。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東方文薈:從《百年育才》出版談華教史編撰




转载自《东方日报》
作者:麥翔
日期:2010年5月2日

霹靂怡保育才獨中是馬來西亞華校歷史最悠久的學府之一。她2008年慶祝百歲誕辰(經考證,實際上創立於1907年)。董事部校史編委會經4年的奮戰,於2008年校慶前夕出版了《百年育才》特刊三卷中的兩卷,最後一卷預計將在今年4月面市。

三卷特刊共千餘版,是十萬言,單單印刷費就花了15萬令吉以上。董事部另撥二十餘萬令吉開闢「文物藝術中心」。一間自力更生的民辦獨中,除了延續三年的校慶活動開銷不算,單單用於歷史部門的經費達40萬令吉以上,是罕見的。不要誤解這是粉飾門面的「白象」,文物館將負起繼往開來的三重任務,即繼續搜集資料,豐富館藏,進行研究、編撰;向學生和社會人士普及歷史,進行「根」的教育,以及為校方擬定新百年發展計劃提供相關的參考。所謂古為今用、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結合,即此之謂也。

《百年育才》是創校以來第一次比較有系統的整理與編撰校史的結晶。卷一《今日育才》介紹經滄海桑田歷練後的概況;卷二《百年長征》側重勾勒1907年創校以來歷史的軌跡;卷三《百年慶典》除了記錄三年校慶活動外,著墨於現代史部分佔了很大篇幅。重點是關於育才1907年創校的考證、60-80年代育才改制與復興紀實與回憶錄等。改制與復興紀實部分是綜合這時期董事會歷年會議記錄而成,敘述了華文中學如何活生生地被單元主義消滅,如何連續奮戰十多年,從改制的廢墟上一步一腳印地重建母語教育體系,在新校址建設起更堂皇的硬體設施,重現先輩「以盤古之手,開天闢地」的史篇。

三卷《百年育才》貫串起來,就是一部馬來西亞華校史的縮影,她如實地攝錄了多元母語教育與單元種族主義教育(英或巫文)你死我活的大搏鬥,驚濤駭浪,跌宕起伏,有血有淚。

百年老校 陸續登場

全國的百年老校不止育才一所,吉隆坡尊孔與育才同樣創立於1907年,坤成稍晚一年。這三間獨中並立為馬來西亞華教的「開山元老」。尊孔百年大慶做得更加有聲有色,除了圖文並茂的百年畫冊之外,動員了豐厚的人力與資力,從海內外校友錄取口述歷史,厚厚四大冊,涉及吉隆坡和華人社會歷史各層面的資料頗豐富。另外,還出版一厚冊「大事記」,輯錄逐年相關的國內外大事演變。這是一冊「原型史」,看得出編者十分認真,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而且視角廣闊,私立中學而有此不凡的成就,是值得驕傲的。我相信,當「原型史」充分展開後,它就是一部「活化」的尊孔校史,或者一部濃縮的華社百年史,更是一部早期馬中兩國關係史。可惜,由於時間所限,尊孔綜合史未能整理出版。

坤成歷史上是一所女校(最近才改為男女同校),至今為止,女校而晉百年之階的,也只是坤成一所。2008年校慶之後,她編撰出版了一部歷史與現狀結合的巨冊,印刷精美,內容紮實,可圈可點。

接下來,華校百花園中,將有眾多的「百歲壽星公」陸續登場。她們是霹靂江沙崇華(1911),吉打吉華(1911)、麻坡中化(1912)、金寶培元(1912)、巴生中華(1912)、芙蓉中華(1913)以及柔佛寬柔(1913),等等。據悉,這些近百年的老校都在積極籌辦百年大慶以及出版紀念特刊。

三所先行的「老大」已經積累了紀念的經驗和模式,特別是關於校史的編撰。我們期望「老二」、「老三」們,做得比先行者更出色。不用說,資料的鉤沉與搜集、整理、綜合,是一項極傷腦筋而又費時的細緻工序,外加經費和人力,困難不少。但是只要積極努力,參照別校已出爐的榜樣,編撰一部稱得上校史的特刊,並非不可能。我相信,華校藏龍臥虎,人才有的是,「老二」、「老三」們,必能克服一切障礙,在校史的整理上錦上添花。

歷史撰寫 蔚然成風

人有族譜,族群有族群史,社團有社團史、但校史絕不是歌功頌德、堆砌諸「長」們的集合物。校史的編撰必須給予科學的基礎與方法。就是說,以本土和華社(受外來影響)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為經,人物事件為緯,經分析、淘選與綜合,來鋪敘各校校史。
華校源遠流長,這是各校的共同點。百多年前,華校在「蠻邦」的南洋,經歷了先輩篳路藍縷開天闢地,從書塾到學堂、到現代型學校的幾個轉折。1920年反對英殖民政府《學校註冊條例》的全國運動,繼承了孫中山民主革命、五四運動的傳統,開闢了華校走向現代化的道路。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來亞經濟現代化的進展,則是華校誕生的根本原因。中經30年代新興運動和抗日運動的洗禮,戰前華教史是奠基、充實、擴展和提升的歷史。

戰後五年,華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繼續前進,不少新的華校陸續創立。20世紀50年代,英殖民政府以及後來的聯盟政府實行露骨的單元政策,對自力更生潤澤斯土、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居功至偉的華校進行連續的壓抑、打擊,華教仍然保持上升的勢頭。

自那時以來,華教進入多元與單元大搏鬥的階段。50年代中檳城鍾靈中學首先失陷,為60年代改制災難的開始。70年代摧枯拉朽的復興運動,使「虎口餘生」的獨中起死回生,接續了母語教育的主軸,宣告單元教育的破場。但是,單元主義體系以十倍的速度擴張,主宰了大局;80年代兩輪「突圍」嘗試,出盡了氣力,無功而返。21世紀迎來了華文在國際的崛起,但歸根到底,華教的前景仍然要靠本身的努力。

上述是華教史一個輪廓性的素描。這個輪廓為每間學校提供了提綱契領,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史料,提取本質的事件,就可以譜寫出極為充實的個別校史。

集合全馬60所獨中以及千餘所小學的歷史,就是一部煙海浩瀚、氣勢如虹的馬來西亞華教史。這部華教史將全面概括百多年間馬來西亞多元與單元教育的鬥爭史,是史學界一項空前宏偉的史冊。它必將鼓舞人們奮勇前進,有助於當前的攻堅戰,也有助於開創未來,是本國和世界史的瑰寶。

千禧年以來,歷史的撰寫與出版已蔚然成風。如此規模的華教史當然是集體的創作,人們期望新紀元學院或董教總,扛起領導的責任,以促成這一偉大巨構的實現。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