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的小皇帝可能导致长大后的人格缺点。
家长是否应该反省给了太好的成长条件其实间接害了他们?
是否因为过于重视满足物资的供给,
而忽略了“软体”在成长过程的角色?
家长面对的生活压力,部分牵涉到恼人的亲子关系。
不少人参考所谓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引,确实得到很多宝贵意见,“关系”往较好的方面发展,素质也有所改善。总令人觉得,是家长被教育来教育下一代,但是,专家不能亲自接触孩子,并按照孩子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当情况不是按照作者所推测那套表演下去,脱序的现实情况显得书籍在纸上谈兵。因此·,费曼不主张把所谓“文明”的家教模式生硬地套在任何情况。当书本的指南未能解决脱轨的演出,家长需要运用自己观察与处理能力了。
不难留意到,时下青少年过度自我,抗拒旁人善意指点迷津,恶意的批评更不用说了,这样是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追根究底,这是“自我意识”问题,也是“自由”的具体表现,一些青少年更借“自由”来表现他们的叛逆。
如果自小就养成过度自我,可能往后无论家里、学校(包括大专)和社会面对许多问题,又喜好耍少爷小姐脾气而且未能醒觉自己才是真正的问题。有时候,还间接甚至直接惹来杀身之祸。报纸报道的命案里,有些涉及当事人的不当社交行为,事件的发生往往跟强调表达个人自由有关。青少年扭曲自由的意思并滥用个人自由引起家庭、社会问题,需要获得关注。
虽然原则上家长爱护孩子是万个应该的,可是一旦过度疼爱的后果,会产生孩子过度自我为中心,父母反而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把父母带去荷兰了。结果,溺爱弄巧反拙,间接害了下一代。
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年幼时期就灌输他们合理的自由,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自由的权利。当逐渐长大,才渐渐以放手、收口、不放眼、不掩耳的方式,在适当情况下做出适当的引导与劝告。
许多家长经过所谓“现代化文明家教方式”洗礼后,认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等等,放弃传统的“不能”、“不可以”等等被认为有负面元素的方法,导致“不分对错,喜欢就好”的负面结果。当孩子他日懂事后,可能反而怪罪家长不负责任,不教导他分辨对错。
当孩子在较年幼无知的年龄,很难理解较为抽象概念、知识,需要简化而且形象化,较方便他们理解。新世纪“感觉美好”的循循善诱方法,当然是首选,如果立竿见影,就事半功倍;如果需要更多耐心,不妨多花时间,毕竟学习与理解需要一个过程,何况孩子(幼儿、儿童、少年)的能力各异。然而,当他们难以理解一些事物,不代表父母能就此放手任由他们自己摸索(也是西方方式)。当孩子爱上有触电危险的玩意儿,你不可能跟他说:“你试试看触电的感觉如何”吧?可见“文明家教、“自由探索”并非绝对。
传统的直接责备、单刀直入点出错误,还是很好的管教方式。(从某著作抄来)
“孩子不愿意听家长讲话,不能沟通就不能教导他们”的情况,是常见的问题。
首先,可以尝试用各种“软方法”。(讲话:遵从父母吩咐;或用耳朵听父母说话,两者有不同意思,视情况而定)如果有效,问题就获得解决。万一不行,怎么办?
费曼主张,在必要情况下,采用严厉责备甚至“家法伺候”是激发他们脑袋里原始的“条件反射”的极终手段。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程度,也是成长中的学习方法之一。无论体罚或语言暴力,都需要谨慎选用,适可而止,并点到即止。
当还相当年幼,无须考虑什么“家长利用权威要孩子服从指示”。试想想,当家长叫孩子来吃饭都需要这样节外生枝去考虑因素权威吗?至于年龄较大的(12岁或以上),就开始灌输孩子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观念。他们听了家长乃至前辈的意见后,虽然可以不同意/采纳,但是既然坚持自己的错误分析判断的选择权利,就需要负责。这样,经过许多事物后,他们自然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醒悟自己的不足,了解到自己的坚持不等于“有权利就无须别人的指导、引导”。(顽固、不知实情、有脑神经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的异常情况则另当别论。)
简言之,不值得鼓励盲目抄西方那套方式,费曼认为博采众芳的中西结合方式较好:软硬兼施。
这当然需要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教导。
非常文明的方法不适合用于心智未达到相当程度的孩子,也不适合全部孩子,还可能间接引起误会或负面效果;或被存心玩弄家长的顽皮孩子拿来滥用。欺骗长辈的12岁以下孩子并不罕见,更何况12岁后。
总之,没有单一标准方法,一切须视孩子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因人因时因去灵活处理,这就考验家长乃至长辈们的智慧了,至于孩子受不受教,某个程度上的看他们的悟性和态度了。至于较年长的少年,还得考虑社会因素的影响(猪朋狗友、罪犯、电影、电视剧、漫画等等)。
后记:
费曼不鼓励采用体罚和语言暴力,但是,当情况糟糕到唯有通过人类高级思维里最原始的条件反射才能制止某些失控的情形,该不客气的时候就别手软口软。
这当然是最后选择,而且最好还是当孩子会乖乖就范是才有效。
否则,就带来反效果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