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发扬孔子师道的精神●盛琼荣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开私人讲学的人,也是中国师道的建立者。孔子以后,能宏扬孔子学说和继承师道的人,当首推孟子,在学说和师道方面,孟子都有新的补充和发展,孔孟以降,如唐代的韩愈、宋朝的朱熹等,他们不仅是一代大儒,也都是一代大师,所以儒家的中心思想,亦遂成为中国师道的基本范畴。我想凡是学过教育的老师《四书》都是必修科,应该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

孔子的伟大建立师道的精神,可以简单的加以表述为六大要点:

.仁义为本

孔子说仁,以仁为人格的最高表现,而教育最后目的,亦即在仁的具体实践,孟子配之以义,以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所以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于害人,有杀身成仁”孟子曰“生也我所欲也,义也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命而取义者也”,这种成仁取义的精神,就是儒家一贯传统的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师道的重要内容思想,我们必须加以表扬。

民主教育人人均等

.有教无类

儒家重视仁,“仁者爱人”,而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就是以“仁”为出发点。孔子曰“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儒家的教育先要成己,其次是成人,最后是成物。

所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是有教无类的儒家伟大襟怀和抱负。儒家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就是今日民主政治、民主教育人人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而孔子著名的七十二位弟子中就是包括各式各样的人在内,而且与现代教育心理学不谋而合。

.力行致用

儒家重实行而斥空谈(不像我国口号太多,结果一无所成),所以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又“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以六艺教人,六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成德的,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经,这是现代老师的必修科。

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各分”。至于达材的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德育,射御是体育,书数是智育,所以,达材的六艺之教、实冶德育、智育、体育於一炉的教育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政教合一,文武不分,第一流的读书人,莫不尊重德性而道问学,德艺兼修,文质彬彬、汉唐以后的读书人,更常以书剑并提,智勇兼备,所以在国家危难,常以一介儒生,出而担当国家的重责,效命疆场,爱国情操,令人敬仰。

教人培养高尚人格

.因材施教

这是儒家传统精神,论语颜渊曰:“夫子循循善诱人,传我以文约我以礼”。在论语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贤,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乎哉,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贡问仁,子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同是问仁,而孔子以不同的言辞来解答,正表示能循循善诱,因人施教的最好见证了,这也是老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法,与现代心理学个性的差异有关。

.敬业乐群

曾子曰:“君字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礼记学记也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所以历代儒者,都教人敬业乐群。

.以身作则

谈人格教育,做教师的人,本身就先得养成高尚的人格,才能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向善良的轨道发展。

所以,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朱子教人静存养察,都是教人培养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汉儒郭林宗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今后我们的教育者,也即是老师能否发扬中国文化和儒家精神,那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培养高尚人格的老师们成为真正的人师,能以身作则。

因此,我们对于儒家学说,孔子的师道,确实有加于发扬光大的责任,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孔子所表现的教育风格与建立的师道,是现代老师应守的典范。

本文转载自:《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 :盛琼荣

日期 202095

没有评论: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