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

讓無形文化遺產再現風華

關注世界遺產保存趨勢的人士都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 1972年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國際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宗旨在於保護散佈全球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尤其是那些因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因經濟發展而犧牲、或者慘遭戰火蹂躪等因素而飽受摧殘,甚至瀕臨毀滅的人類文明的成果。

在「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之中又分成兩大類,即「有形文化遺產」(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無形文化遺產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和範疇,其涵蓋的範圍和名稱在不同的階段經歷了一些變化。

日本在1950年5月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相對於「有形文化財」,第一次提出了「無形文化財」的概念。1954年以後,日本在保護無形文化遺產項目的同時,也關注到並且要認定該項目藝術或技藝的代表性人物,這些人物被稱為「人間國寶」。我國馬來西亞在2005年所頒布的《國家文化遺產法令》(National Heritage Act 2005)也有健在的國家遺產人物的設定(法令的第67條),即俗稱的「國寶級文化人物」。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廿四節令鼓創辦人,已故陳徽崇老師曾經榮獲此項殊榮。

無形文化遺產早期稱為「非物質類遺產」(Non-physical Heritage);後來又採用「口頭與無形遺產」(Oral andIntangible Heritage)的名稱。近年來則通稱「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10月17日所通過的《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無形文化遺產包括:(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 禮儀、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5)傳統手工藝。

根據2005年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法令》第2條的詮釋,所謂「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arisan kebudayaan tidak ketara),指的是:「與馬來西亞遺產、馬來西亞任何部分遺產或馬來西亞社群遺產有關的成語、諺語、語文、口述資料、樂曲、音符、歌詞、歌曲、民謠、詩歌、音樂、舞蹈演出、舞台戲劇演出以及防衛術。」

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無形文化遺產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俗、民間技藝和表演藝術,沒有受到適當的重視。甚至到如今,恐怕還有人對無形文化遺產的偏見和輕蔑並沒有完全消除。

中國自古就已經有保存無形文化遺產的傳統,例如《詩經》就是對民間歌謠進行記錄整理的詩歌總集。漢代的「樂府」,屬於國家機關,負責採集民間的詩歌加以保存。後來的「樂府」變成詩歌詞曲的總稱,而不再是機構的名稱。

近年來,中國的昆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人的木卡姆藝術以及中國與蒙古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先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批「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代表作」項目名單。韓國的「宮廷宗廟祭祀禮樂」也入選首批無形文化遺產。其他入選的項目還包括柬埔寨的皮影戲、韓國江陵端午祭等等。馬來西亞的瑪詠舞劇(Mak Yong)在2005年也入選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然而,知道這項訊息的國人不多,似乎也沒有激起任何強烈的榮譽感。

當然,我們也知道無形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眾所周知,依靠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文化遺產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失傳;大量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和資料靜悄悄地、不經意間遭到廢棄、散失。就以瑪詠舞劇為例,吉蘭丹州政府基於宗教理由,在1991年宣佈禁止州內團體表演瑪詠舞劇。近年來便有文化界人士呼籲吉蘭丹州政府解除此項禁令,以免曾經盛行北大年和北馬的瑪詠舞劇逐漸沒落。華族各方言群的「大戲」,也同樣面臨承傳的嚴峻危機。

讓鄉音重新走進人群

回頭來看吉安近年來所從事的工作和努力。從庸俗的角度來說,他在進行相當冷門的行業,一些人甚至還有點憂慮他從事的工作以及他主持的節目到底能撐多久。用「撐」這個字眼恐怕是俗人的視角,實際上未必如此,因為吉安相當樂在其中,而且越做越起勁。

講得偉大一點,吉安通過發掘、整理、重新再現以及流通的方式,為我們的國家、社群,乃至為全人類搶救和保存消失中、逐漸為人們所淡忘、甚至即將失傳的本土無形文化遺產。從這個角度出發,視野開闊了,意義和價值當然不能等閒視之。我對吉安由衷地肅然起敬。

吉安通過愛FM這個平台,從2008年開始推出《愛FM鄉音考古──思想起》,這是馬來西亞到目前為止唯一推廣鄉音的電台節目;之後他又發起《鄉音考古──民俗演祭》。禮失求諸野,鄉音採集大體也是如此。作為節目的主播,吉安遍訪全國各地,到各鄉鎮社區走訪各個籍貫的民間藝人,讓他們的風華得以再現。

吉安以高度的熱忱投入相對冷門的領域,做出本身的風格和特色。不論是鄉音採集、民間技藝和民俗、華樂、戲曲、福州閩清人的「打房詩」、客家山歌等等,他讓鄉音重新走進人群中,通過在各社區寺廟、鄉團的巡迴演出和呈現,以及電台的平台,把即將被遺忘的聲音重新啟播,讓似曾熟悉的表演藝術再現舞台,呼喚人們的記憶和人文素養。

吉安這本《鄉音考古:採集、行為、民俗、演祭》,容納了文字、口述、攝影、聲音以及跨界創作,多媒體並用。傳統的素材,新穎的呈現手法,的確讓人耳目一新。感謝吉安的用心,祝願讀者享受閱讀與聆聽的喜悅。

(備註:本文原是張吉安著《鄉音考古:採集、行為、民俗、演祭》的序文,略加增訂。)

转载自: 《东方日报。东方文

作者:陈亚才

日期:2010年7月4日

没有评论: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