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搶救史料,留住歷史

转载自《东方日报》
作者:陈良
日期:2010年5月29日

最近馬華元老李孝式的私人文獻被捐獻到新加坡去,成了華社熱門的話題。

又是一件遺憾的文物走寶,但遺憾中的不遺憾,是這批文物沒有流落到西方,或是正在積極發展東南亞華人研究的中國去。因為馬新兩國僅一衣帶水,大馬學者不必千里迢迢渡洋去借閱,更重要的是馬新兩國特殊的歷史因緣,無疑是歷史文獻較合適的落腳處。

不少馬華元老的文物最后都擇撰了新加坡,除了專業等客觀因素的考慮外,其實還有早期新馬華社的歷史情意結在裡面,這些人的后裔甚至永久定居在新加坡,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馬新兩國曾經有過休戚與共的聯邦經驗與想像,或許能讓大馬華人史料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運用與解讀。

治史人才短缺

無論如何,這事再次暴露我們對文獻的輕視。本地並非沒有學者,也不是沒有學術機構,更不是沒有專業的文獻收藏館。國家檔案局最近才獲得聯合國所頒發的文獻保存獎,而馬華公會不也有個黨史資料室?何以搞得轟轟烈烈的「終身學習」,卻連自家的珍貴史料都留不下?華裔黨國元老的遺物紛紛被送他國,這是信心問題?還是心態問題?回顧馬新那段風風雨雨的歷史,不免一絲的闇然神傷。

除了史料的流失外,本地也面臨治史人才短缺的窘境。史料是歷史的根本,沒有史料,一切免談。但史料只能證明歷史曾經存在過,它並不構成歷史知識。「歷史」必須經學者專家對史料的合理解釋,始能成為其意義。
就此而言,很多史料雖已不在本國,只要它受到專業保存管理,國人也可釋懷。學術乃天下公器,我們尚能越過長堤去研究我們的歷史,但重點在于我們能不能做出成果來?我們已失去了很多史料,是否也已失去歷史詮釋的能力?這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看來我們兩方面都缺乏,即沒有豐富的史料,也少有真正的專家學者,這才令人憂心。治史人才非短期可造就,但就能力所及,至少應該「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有計劃地去搜羅各類文物與史料。

化整為零,藏富于民

是時候推動「搶救史料」了。華社的歷史不能依靠官方,我很認同《東方日報》總編輯潘友來的「化整為零,藏富于民」(《東方日報》22/05/2010)的呼籲。全國各地的會館、鄉團、華校、校友會等社團組織都應該動起來,來個歷史醒覺運動,成立文獻資料室,上天下地,搜羅自身自家的文獻文物,以留住歷史。聚沙可成塔,無數點線的資料將可拼湊出大馬華人歷史的廣面來。

百廢待舉,莫此為甚。否則時不時總會有一些只來了兩代的人卻敢叫住了三四代甚至五六代的華印裔滾回「祖國」去,要不然就會跳出一個什麼都不懂但只要北京話說得溜的人對華人歷史胡扯瞎掰。

留不住史料便是留不住歷史,留不住歷史就留不住記憶,留不住記憶又如何留住對這片土地的感情與認同?最近兩場補選說明了華人最勇于改變,最能與時併進,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改變歷史無用的心態,請正視我們的文獻,珍惜我們的歷史,有了真實的過去,才能從容地面向未來。

没有评论: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