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中醫須儘速專業化

衛生部主辦“第一屆亞太區傳統與輔助醫藥研討會”,除了見識各種非主流醫療方法,也瞭解到國外的發展趨勢及規管概況。衛生部還特別安排與會者親身到布城政府醫院參觀傳統醫療部門,炫耀政府在推動傳統醫療的努力。眼看大馬的傳統與輔助醫療規管遠遠落後於菲律賓、澳洲以及印尼等地,不禁為大馬中醫的前景感到擔憂。

有別於港新兩地,大馬規管傳統醫藥是三大民族的傳統醫療及輔助醫療並行,並非只推行中醫,當中的過程可能比港新較複雜。尤其是大馬巫印醫的理論體系等等相對落後於中醫,需要更多時間建立起來才能夠一起推行。

大馬中醫質素參差是不爭的事實,中醫師的專業資格未有統一標準,有者甚至是傳統的祖傳或者拜師方式,明顯不符合時下醫療專業的要求。縱然大馬有中醫學院舉辦中醫課程,課程內容未規範。由於政府未實施規管,當中不乏野雞學院,圖借傳統醫藥的復興充當文憑工廠,把“中醫藥常識”文憑當作“專業中醫”文憑般看待,製造不少欠專業的“中醫師”。濫招收學生例如輟學的初中生,以及落第生難免使人質疑中醫的專業性。

學生抱著“沒有其他選擇的最後選擇”及“找兩餐的技能”的心態是時候調整了,師資與設備也是待解決的問題。

臨床診治欠規範是中醫的特色之一,但是模糊理論是中醫的致命傷。在缺乏現代科學作後盾下,中醫臨床的硬證據是微薄的,難以採用西醫的方式來說服人,尤其是主流教育內容只有現代科學理論,導致無人理解中醫的模糊理論。加上中醫有各種學派百花齊放,各有各精彩,更是添加行外人的混淆。這也間接讓江湖術士有機可乘。

目前大馬尚無嚴格的法定中醫專業資格,中醫界內部對此問題欠協調,政府又無法杜絕江湖術士,這肯定影響消費人的信心,信心長期被消耗對中醫非常不利。
以上種種也影響中醫在保險業的地位。目前,香港的保險公司已經理賠某些普通疾病的中醫醫療費用。大馬保險公司在這方面還有一段距離。

中醫師的執業方式以小規模診所為主,較大規模的專業中醫醫療中心非常少。這導致各種資源分散,削弱中醫界的整體競爭能力,小格局已經決定中醫的發展格局。與此同時,又得面對外國中醫流入的競爭,以及其他非主流醫療及保健業者的圍攻,紛紛陷入紅海的局面。

大馬中醫缺乏學術交流平台,更是嚴重缺乏研究資源,必須依賴中國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中醫的學術及技術轉移方面還有改善的空間。本地中醫也必須確立本土特色,避免盲目照搬。

本土中醫的發展在很多方面依賴政府的推動,但是最近10年以來的成果相對港新等地而言差強人意,在各方面有待加強。

在政策方面,大馬政府將在明年正式推行監管,相信是亞太區最遲的國家。雖然最近政府在數大型政府醫院推行中醫,在有限的臨床療效認可的前提下,中醫的發揮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簡言之,即使大馬中醫有無限發展潛能,在種種客觀限制與內部因素下,必須面對重重困難與挑戰,未來的路顯然不平坦,有賴政府大力推動及中醫界的自強不息,吸取國外的經驗與教訓,並結合本土特點逐步推廣,共同努力使中華傳統醫學科學得以發揚光大。

刊登在《星洲日報/言路版》作者:小虎‧2008.12.16

没有评论:

Site Meter